产品描述
西门子6SL3210-5FB11-0UF1参数详细
1.示波管
如图1所示,示波管主要包括电子、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全都密封在玻璃外壳内,里面抽成高真空。下面分别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1)荧光屏:它是示波器的显示部分,当加速聚焦后的电子打到荧光上时,屏上所涂的荧光物质就会发光,从而显示出电子束的位置。当电子停止作用后,荧光剂的发光需经一定时间才会停止,称为余辉效应。
(2)电子:由灯丝H、阴极K、控制栅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五部分组成。灯丝通电后加热阴极。阴极是一个表面涂有氧化物的金属筒,被加热后发射电子。控制栅极是一个顶端有小孔的圆筒,套在阴极外面。它的电位比阴极低,对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起控制作用,只有初速度较大的电子才能穿过栅极顶端的小孔然后在阳极加速下奔向荧光屏。示波器面板上的“亮度”调整就是通过调节电位以控制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流密度,从而改变了屏上的光斑亮度。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高很多,电子被它们之间的电场加速形成射线。当控制栅极、第一阳极、第二阳极之间的电位调节合适时,电子内的电场对电子射线有聚焦作用,所以第一阳极也称聚焦阳极。第二阳极电位更高,又称加速阳极。面板上的“聚焦”调节,就是调第一阳极电位,使荧光屏上的光斑成为明亮、清晰的小圆点。有的示波器还有“辅助聚焦”,实际是调节第二阳极电位。
(3)偏转系统:它由两对相互垂直的偏转板组成,一对垂直偏转板Y,一对水平偏转板X。在偏转板上加以适当电压,电子束通过时,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从而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光斑位置也发生改变。
容易证明,光点在荧光屏上偏移的距离与偏转板上所加的电压成正比,因而可将电压的测量转化为屏上光点偏移距离的测量,这就是示波器测量电压的原理。
2.信号放大器和衰减器
示波管本身相当于一个多量程电压表,这一作用是靠信号放大器和衰减器实现的。由于示波管本身的X及Y轴偏转板的灵敏度不高(约0.1—1mm/V),当加在偏转板的信号过小时,要预先将小的信号电压加以放大后再加到偏转板上。为此设置X轴及Y轴电压放大器。衰减器的作用是使过大的输入信号电压变小以适应放大器的要求,否则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使输入信号发生畸变,甚至使仪器受损。对一般示波器来说,X轴和Y轴都设置有衰减器,以满足各种测量的需要。
3.扫描系统
扫描系统也称时基电路,用来产生一个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扫描电压,这种扫描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同锯齿,故称锯齿波电压,这个电压经X轴放大器放大后加到示波管的水平偏转板上,使电子束产生水平扫描。这样,屏上的水平坐标变成时间坐标,Y轴输入的被测信号波形就可以在时间轴上展开。扫描系统是示波器显示被测电压波形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的方法步骤
1、机械调零:
和测量电阻、电压一样,在使用之前都要对万用表进行机械调零。机械调零方法同测电阻、测电压的机械调零操作一样。此处不再重复述说,一般经常用的万用表不需每次都进行机械调零。
2、选择量程:
根据待测电路中电源的电流大致估计一下被测直流电流的大小,选择量程。若不清楚电流的大小,应先用*高电流档(500mA档)测量,逐渐换用低电流档,直至找到合适电流档(标准同测电压)
3、 测量方法:
使用万用表电流挡测量电流时,应将万用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因为只有串联连接才能使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与被测支路电流相同 。测量时,应断开被测支路,将万用表红、黑表笔串接在被断开的两点之间 。特别应注意电流表不能并联接在被测电路中,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极易使万表烧毁。同时注意红、黑表棒的极性,红表棒要接在被测电路的电流流入端,黑表棒接在被测电路的电流流出端(同直流电压极性选择一样)。
4、正确使用刻度和读数。
万用表测直流电流时选择表盘刻度线同测电压时一样,都是第二道(第二道刻度线的右边有mA符号)。其他刻度特点、读数方法同测电压一样。
如果测量的电流大于500mA时,可选用5A档。操作方法:转换开关置500mA档量程,红表棒从原来的“+”插孔中取出,插入万用表右下标有5A的插孔中即可测5A以下的大电流了
组态建议:
建议在组态组播连接的时候按照以下规则操作:
1.本地和远程的组播连接的端口要相同。
2.考虑LAN上的组播地址。
为组播连接的本地和远程端口选择相同的端口号
如果组播信息到达了控制器,只有端口号码是相关的。
只有一个组播链接能在两个站之间组态。在站1和站2中,需要给组播的本地和远程端口组态相同的端口号。因此,站1可以接收 站2 发送到组播组的数据,并且站2可以接收站1发送到组播组的数据。24小时销售及:
站 1 站 2
IP 地址 140.90.36.1 140.90.37.1
组播组 224.0.1.0 224.0.1.0
本地端口 2000 2000
远程端口 2000
2000
表1
考虑在LAN上组播地址的选择
通过组播,3个低字节的IP地址被复制到地址01.00.5E.00.00.00zui后的字节中。 这之后地址输入到控制器中的单独组播组中。这保了信息能通过各自的控制器。此外,*个被复制的地址的字节的zui高位会被忽略而且总是为0。在LAN上的信息中。
被创建的地址也会zui为可见的目标地址。
从 站1 发送到 站2 的组播信息。
站 1 站 2 站 3
IP地址 140.90.36.1 140.90.37.1 140.90.38.1
组播组 224.0.1.0 224.0.1.0 225.0.1.0
本地端口 8000 8000 8000
远程端口 8000 8000 8000
表 2
当站1和站2在同一个组播组,并且所有端口号都相同,无限制的双向数据交换就可以在站1和站2之间进行了。 但是,由站1和站2发送的组播信息也会被站3接收。这是因为组播组224.0.1.0 and 225.0.1.0有相同的地址
01:00:5E:00:01:00。
注意
不同的组播组IP地址实际上是代表了相同的组播组。因此,在分配组播组时应当注意避免未分配的站接收不需要的信息。这是基于RFC 1112的规则 (互联网标准)。
工业以太网CP/CM支持IGMP协议(Internet组管理协议)。在外部IP子网的站可以访问,这是由于IGMP协议在互联网上提供IP组播。IP组播会同时分布信息给在同一IP地址下的多个站。组播组的管理发生在路由器中,会直接与组播组的连接。IGMP协议提供下面这个功能:工业以太网CP/CM能建议路由器的特殊组播组的组播信息的需求。组播路由器协议在路由器之间采取协调。
支持组播连接的模块
表3列出了支持组播和广播连接的S7-1200/S7-1500模块。
站 CPU的集成接口 通讯模块(CM) 通讯处理器(CP)
组播 广播 组播 广播 组播 广播
S7-1200 无 发送1) / 接收 CM 不支持 CM 支持 无 无
S7-1500 无 发送1) / 接收 发送 / 接收 发送 / 接收 发送 / 接收 发送 / 接收
表 3
1) 不支持通过UDP连接发送。
表4列出了支持组播和广播连接的S7-300 / S7-400模块
1本地数据堆栈区L是局部变量,L变量仅在调用它的子程序中有效。
不同子程序中的L变量可用同名。如,FC1中有L0.1,FC2中也有L0.1这个变量,而2者间没任何关系、也不会相互冲突。
2不需要做初始化
3 局部变量解释:
L 是局部存储器,作为暂时存储器或给子程序传递参数,L也可以L*.*(如L2.5 是BOOL 量,是第二个字节的第五位),LB,LW,LD来存取,但仅仅在它被创建的块中有效,它也可以在符号表中定义,但只能在各个POU自己的符号表中定义.
4.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在符号寻址编程时,全局变量直接显示符号名,而局部变量在符号前会加上#,采用局部变量编程有很多优势:程序可以功能化移植(减少重复编程量),大程序方便协同作战(把任务分成各个功能块),这是SIEMENS的PLC比较优越性之处。
5 使用时请注意,一定要先赋值,后使用局部变量又称临时本地数据区(L堆栈),位于CPU的工作存储区用于存储程序块(OB、FB、FC)被调用时的临时数据,访问临时数据比访问数据块中的数据更快。
“L是局部变量,只能在局部使用,不能在全局使用。”只是在这个程序块中可以使用的,使用结束后就会自动复位,它不能被其他的程序使用。临时变量的使用原则就是:先赋值,再使用
在S7-300CPU中,每一个优先级的局部数据区的大小是固定的。一般在组织块中调用程序块(FB、FC等),操作系统分配给每一个执行级(组织块OB,一般在OB块执行并调用其它FB、FC)的局部数据区的*大数量为256B(字节),组织块OB自己占去20B或22B,还剩下*多234B可分配给FC或FB。如果块中定义的局部数据的数量大于256字节,该块将不能下载到CPU中。在下载过程中提示错误信息:The?block?could?not?be?copied(该块不能被复制)。如果单击错误信息框中的Detail(详细)按钮,将弹出帮助信息:Incorrect?local?data?length(不正确的局部数据长度)。
在SIMATIC管理器中依次展开你的项目到Blocks(块),右击选中某个块,选择菜单bbbbbb?Properties(目标属性)选项。在块的属性对话框中,可以看到块所需要的局部数据字节数(Length长度:Local?Data(局部数据))。
在SIMATIC管理器中选中你的项目的Block(块(文件夹,执行菜单命令Options(选项)/Reference?Data(参考数据)/Display(显示),然后选择Program?Structure(程序结构),即可在参考表中查看局部数据的占用情况。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