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5SL4663-8CC
西门子S7-300和S7-400PLC中“暖启动”、“冷启动”和“热启动”启动类型之间互有区别:
● 在暖启动中,从程序开始处以系统数据和用户地址区的初始设置开始进行程序处理(非保持性定时器、计数器和位存储器复位)。保持的标志存储器、定时器和计数器以及数据块的当前值保持(仅当有后备电池,如果使用EPROM 并且CPU的保持特性已赋参数时S7-300甚至可以没有后备电池)。OB100中的程序执行一次然后循环程序开始执行。S7-300只有暖启动,对于 S7-300而已,重新上电以及将模式开关从STOP拨到RUN都是暖启动。
● 在冷启动中,执行OB1 中的第一个命令时,读取过程映像输入表,并处理STEP7 用户程序(也适用于暖启动)。删除工作存储器中由SFC 创建的数据块;剩余的数据块具有来自装入存储器的预置值。 复位过程映像和所有定时器、计数器和位存储器,不管它们是否具有保持性分配。OB102中的程序执行一次然后循环程序开始执行。
● 在热启动中,在程序中断处重新开始执行程序(不复位定时器、计数器和位存储器)。在启动时所有数据(标志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过程映像及数据块的当前值)被保持, OB101中的程序执行一次。然后程序从断点处(断电, CPU STOP) 恢复执行。这个“剩余循环”执行完后,循环程序开始执行。只有S7-400CPU中才能进行热启
创建新项目的*简单方法就是使用"新项目"向导。使用菜单命令文件 > "新项目"向导来打开该向导。向导提示在对话框中输入所要求的详细资料,然后创建项目。除了站、CPU、程序文件夹、源文件夹、块文件夹以及OB1之外,还可以选择已存在的OB1,进行出错和报警处理。
通过向导创建一个新项目的实例。
手动创建项目
可在SIMATIC管理器中使用菜单命令文件 > 新建来创建一个新项目。它已经包含"MPI子网"对象。
其它步骤
编辑项目时,可自由选择大多数任务的执行顺序。一旦创建了项目,可以选择以下方法之一:
首先组态硬件,然后为其创建软件,或
首先创建独立于所有已组态硬件的软件。
方法1:首先组态硬件
如果希望首先组态硬件,那么可按"通过STEP 7组态硬件手册"第2卷所述执行操作。完成该操作时,已经插入创建软件所要求的"S7程序"和"M7程序"文件夹。然后继续插入创建程序所需要的对象。之后创建可编程模块的软件。
方法2:首先创建软件
还可以不必首先组态硬件就创建软件;可在以后组态硬件。不必为了输入程序而设置站的硬件结构。
基本步骤如下:
在项目中插入所要求的软件文件夹不带站或CPU的S7/M7程序)。
在此,可简单确定程序文件夹是否包含S7硬件或M7硬件。
之后创建可编程模块的软件。
组态硬件。
一旦组态好硬件,就可以将M7或S7程序链接到CPU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运营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受到广泛关注,要整合电力监控系统应用要点,维持供配电设计效果的应用价值,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1 供配电设计应用电力监控系统的作用
电力监控系统是融合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多元技术类型建立的技术模式,将其应用在供配电设计项目中,能在建构集中监控管理体系的同时,具备数据采集汇总、遥测遥控处理、数据综合分析等功能,以保证智能化系统发挥价值,为供配电工作效率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1.1 数据采集汇总
电力监控系统能建立完整的数据信息汇总模块。
(1)模拟量。采集的模拟量中,各段的母线电压数据、线路电压数据、电流数据和功率因数等,都是关键参数。较为常见的模拟量采集过程会采取直流采样或交流采样,其中,直流采样要借助交流电压、电流等参数经过转换器后,换算为模数转换器能读取的信号,并且能被应用在实际控制环境内。
(2)开关量采集。获取断路器状态参数、隔离开关状态、接地闸状态参数等,以保证后续报警信号分析和传达的及时性。
(3)电能计量分析。完成有功电能、无功电能的实时性采集分析,相较于传统机械式电能表,电力监控系统支持的电能表结构能利用电能脉冲计量和软件计量等多种方式并行,建构完整的分析机制,维持有功电能、无功电能的计量分析,维持综合应用效果[1]。
1.2 事件记录
在供配电设计中应用电力监控系统,要对断路器合闸/分闸等情况进行实时性记录,并且保证保护动作顺序记录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与此同时,微机保护流程或监控系统采集环节也非常关键,要匹配充足的内存空间,维持数量和时间段事件顺序记录的规范性。关键的是,后台监控系统和远程监控通信要具备实时性处理功能,避免信息事件丢失。
1.3 故障实时性录入
供配电设计体系中,也要对故障问题予以关注,打造更合理的故障分析和控制平台。设置故障记录功能模块,就能对继电保护动作前后和故障相关的电流量、母线电压量等进行集中的记录分析。记录时间一般是保护启动前2个电压周期和保护动作后的10个电压周期,能维持良好的动作保护,确保重合闸全过程管理的规范性。
1.4 远程操作
电力监控系统还能搭建完整的远程操作模式,操作人员借助计算机就能对相关元件予以实时性控制,尤其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落实分闸、合闸操作,能有效避免计算机系统故障影响操作,且在设计中保留人工操作和远程操作的并行功能。以断路器操作为例,设置相应的闭锁功能:淤断路器在实时性操作的过程中要具备闭锁自动重合闸;于就地操作和远方操作能实现互相闭锁,并且能减少干扰问题;盂结合实时性信息自动分析模式,能对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进行闭锁操作控制;榆依据实时性应用模式,无论是就地还是远程操作处理,都能避免误操作闭锁产生的影响,并且能实现对象校核、操作性质和命令执行的并行处理[2]。
1.5 实时性监控
(1)越限报警和记录。在监控系统实时性运行的过程中,能对采集获取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等基础模拟量予以实时性跟踪分析,一旦出现越限问题,就能马上完成报警信号的处理,同时完成时间和越限值的记录。
(2)电能质量监控。在供配电控制体系中,要对电能质量予以实时性监督管理,才能打造良好的供配电管控模式。一般造成电力设备故障或是误操作的问题中,电压/电流静态偏差和动态扰动等现象较为常见,表现为电压或频率存在明显的有效值变化,或出现电压波动、闪变、电压暂降等现象,严重时会出现暂态和瞬态过电压引起参数变化。我国针对电能质量的标准主要集中在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的规定和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等方面,借助电力监控系统应用元件对其进行实时的数据记录和汇总,以保证综合控制的规范性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