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6ES7512-1DM03-0AB0参数详细
MD30改成MD1,MD34改成MD2(见下图)。我在的时候在MD1中输入30.0,一按回车键出现11.8953。我按书上的来做就没问题了。我想问一下这与MD30改成MD1,MD34改成MD2有关系吗?这些地址可不可以随便改?
下面是我的答复:
程序中的地址是可以改动的,但是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则必须遵守,即同一个地址同时只能用于一个用途,否则就好像人犯了重婚罪一样,会出大乱子!!并且这样的问题还不容易查出来。
MD1由MB1~MB4这4个字节组成,MD2由MB2~MB5这4个字节组成,MD1和MD2有3个字节(MB2~MB4)是重叠的,这样使用不出问题才怪!
MD2的值与程序的执行有关,而MD1中的MB2~MB4取决于MD2的值,因此在MD1中输入一个浮点数后,一按回车键MD1就会变为11.8953。
这个读者做实验用的项目没有几条指令,还不太容易出现重叠的问题,出现了也容易查找。在实际的项目中,为了避免重复使用,可以用STEP 7的参考数据中的赋值表来某个特定的地址是否已被使用,用交叉参考表来检查同一地址在什么地方被多次使用。
这个问题告诉我们,要想提高读程序和编写程序的水平,一定要打牢基础,像数据类型这一类基础知识,较好能牢记于心
并条机的作用是改善条子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 重量不匀率,使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种类或不同品 质的原料混和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和比。 并条机系统概述 棉条在变成粗纱、细纱的过程中,被成百倍的牵伸,其很短范围内的重不匀将影响很长 范围内纱的质量。粗纱前的梳棉和并条过程是改善棉条重不匀,进而成纱质量的关 键工序。并条工序处在改善棉条重不匀的较后环节,其自调匀整控制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成纱 质量。对并条机的自调匀整而言,主牵伸电机、辅助牵伸电机和条筒电机都需要进行控制, 自调匀整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主牵伸电机和辅助牵伸电机之间速比的合理调节。条筒电机需要 按照一定的速度与主牵伸电机和辅助牵伸电机同步启动和停止,条筒电机带动条筒的转动, 以保证棉条均匀缠绕在条筒中,其速度控制精度对棉条的质量没有大的影响,因此,主牵伸 电机和辅助牵伸电机的快速和精确控制应该为研究的重点。 邦纳 PLC 和 HMI 概述 美国邦纳是国际的传感检测和自动化技术专家。公司 BSP01 系列 PLC、THM 系 列人机界面特别适合在纺织机械领域使用。 BSP01 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结构紧凑,性能卓越,功能丰富,通讯强大.A 系列是高 性能控制器,具有高的运算速度,大的程序容量,更多的应用指令,及更高的脉冲输出和高 速计数功能。PLC 较多可以扩充 3 个通讯端口,并具有 Computerlink,Datalink 和远距离 输入输出功能三种特殊的网络通讯功能。THM 人机界面性能卓越,外观精美,产品系列齐 全。除了具有监视、操作、储存数据的基本功能外,还支持与大多数品牌的控制器、PLC、 变频器等设备的通讯。在工厂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自调匀整控制系统结构 在高速并条机的自调匀整控制中,从棉条被检测到相应的点到达变速点,中间有一 个延时过程。该延时过程的精确控制是决定开环自调匀整控制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个延 时相比于自调匀整的控制周期很大,所以该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纯滞后大节。该延时与 系统速度有关,但是系统的模型未知,所以难以采用史密斯预估延时法。如果采用传统的定 时查询法,CPU 的大量时间耗费在查询上,系统运行效率低、精度不高而且自调匀整所能 控制的片断的长度也降不下来。可以利用硬件在等位移条件下触发中断以实现与速度无关的 精确延时,大大提高 CPU 效率,并能实现并条机全程自调匀整控制。 并条机自调匀整硬件结构如图 4 所示,控制系统是主从式控制结构,工控机为主,PLC 为辅。主要的控制功能:棉条的自调匀整在工控机中实现,PLC 主要实现系统的逻辑控制, 如自动换筒等,使工控机控制程序得以简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通用工控机、邦纳 BSP01 系列 PLC、两个伺服驱动器及 1 变频器之间通过通讯进行控制;触摸屏和 PLC 之间通过串 口通讯,棉条的厚度由三个压力传感器测量,并通过工业控制计算机中的数据采集卡进行采 集,进行自调匀整控制。 控制要点 并条机自调匀整的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闭环和混合环三种形式。开环系统属针对性匀 整,适合短片段不匀,闭环系统适合长片段不匀,混合环系统能兼长短片段不匀,但机构复 杂,制造精度要求很高。并条工序对控制成纱重量不匀和重量偏差指标有非常重要的把关作 用,对匀整的针对性具有较高的要求。 并条机的检测结构如图 5 所示,R1,R2,和 R3 分别代表前罗拉(由主牵伸电机带动)、 后罗拉(由辅牵伸电机带动)和给棉罗拉(通过传动机构:皮带轮与 R2 保持恒定的速度比)。 S1,S2,和 S3 是三个棉条厚度传感器,S3 用于开环控制,S2 用于闭环控制,S1 用于波谱 分析,B 是喇叭口。主要通过合理调节 R1 与 R2 的速度比来达到自调匀整目的。为了改善 棉条的不匀度,便于速度的调控,这里保持 R1 的速度不变,通过调节 R2 的速度实现自调 匀整。因为是采用模拟量控制牵伸电机,所以,改变输出到 R2 的电压大小,就能调节 R2 的速度达到自调匀整的目的。 棉条的质量取决于两点:一是主、辅牵伸电机以及条筒电机三者的同步性,另一点即是 三者之间合理的速度比。三者之间的合理的速度比通过后述的控制策略获得。而三者的同步 性依赖于硬件的快速响应和软件的合理性,硬件的特点在已述。 对于并条机而言,开环控制可以死区,但是对来自牵伸系统干扰的影响无能为力, 系统的稳定性较弱;闭环控制可以抑制干扰的影响,系统有着较强的鲁棒性,但不能死 区。 并条机的控制过程是一个非线性,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外部干扰(牵伸波,噪声 等),很难建立统一的数学、物理模型。因此,为了死区,降低干扰的影响,提高系统 稳定性,本文采用短开环和长闭环的混合控制模式,如图 6 所示。 开环的目的是避免死区并获得控制基本量 uo,闭环的目的是抑制干扰,得到控制校正 量△uc 修正控制基本量 uo。因此开环控制器和闭环控制器是并条机控制系统的核心。 工艺配置分析 1.合理选择总牵伸倍数:并条机的牵伸范围较大,为 5~15 倍,在实际生产中,应根 据实际工艺条件和质量要求,合理选择总牵伸倍数。因为喂入须条在牵伸过程中产生附加不 匀的纤维的移距偏差会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大而增加,而移距偏差的增加势必会影响牵伸质 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总牵伸倍数的选配不宜太大,一般而言,6 根并合时在 7 倍以下, 8 根并合时在 10 倍以下较为适宜,否则,将不利于改善棉条条干水平。 2.棉条定量的设定:尽管牵伸机构设置较为合理,对棉条定量的适应性较大,但配置 的定量也不能太大,以避免因棉条定量过大导致须条间产生分层现象,影响棉条质量。 3.合理选择主牵伸区罗拉隔距:通常采用摇架弹簧加压形式。在保证加压充分的前提 下,为了较大限度地减小较短纤维的浮游动程,改善主牵伸区的牵伸质量,提高棉条条干水 平,主牵伸区罗拉隔距以偏小掌握为宜。纺制长度整齐度较好的纤维时,主牵伸区罗拉隔距 可适当放大。 4.合理配置后区罗拉隔距和后区牵伸倍数:后区牵伸的主要作用是使喂入的条子略带 张力,使纤维伸直,使须条具有一定的紧密度进入中区,再由中区进入主牵伸区后能够稳定 牵伸,提高牵伸质量。后区牵伸倍数和后区罗拉隔距对棉条条干的影响较为明显,可结合加 压压力、纤维性能及纺制品种等进行优选配置。 5.选好压力棒位置:压力棒位置由二胶辊的前冲量和后移量来确定。在实际配置工艺 时,可根据生产条件,对压力棒位置进行优选。 6.合理确定托棉板入口大小:托棉板入口的大小要根据条子的定量和喂入根数确定, 一般情况,8 根并合时为 12~16mm,6 根并合时为 9~13mm,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 整,以保证喂入条子既不发生重叠又不过于分散为原则。 总结: 作为自动化的领先者,美国邦纳将利用几十年产品研发与应用经验,结合邦纳传统 的优势产品:光电传感器系列、工业智能指示灯系列等等,与邦纳 PLC 控制器及 HMI 人机 界集成,配合这些检测、信号传输等产品,为用户提供简易完整、强大稳定、可靠安全、 灵活开放的解决方案,广泛应用在水处理、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矿,水泥、印包、钢铁、 电子、汽车、地铁、纺机等要求苛刻的现场环境中,为广大机器制造商和较终用户提供完整、 简易,开放,集成和灵活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