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之漫智控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企业文化 组织结构 分支公司 售后服务 技术支持
  • 西门子6ES7511-1AL03-0AB0参数详细
  • 西门子6ES7511-1AL03-0AB0参数详细
  • 西门子6ES7511-1AL03-0AB0参数详细

产品描述

品牌西门值+ 包装说明 全新 - 产品规格子 现场安装

西门子6ES7511-1AL03-0AB0参数详细

原系统为传统的仪控系统,使用比较老的技术,并且没有友好的人机界面系统。上海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负责为对原系统进行彻底翻新,并增加新的控制功能。由于是改造项目,为尽少影响生产,所以时间上要求迅速和准确。承接的工程范围包括:硬件供货,系统集成,现场调试,客户培训等。
控制对象:
控制现场设备(泵、阀门等)的开、关、停、运转;电动阀门的开启、关闭;关键设备的连锁;以及部分顺序控制来实现料卸载,原料输送过程的生产自动化。
系统配置:
采用 SIEMENS公司*先进的 SIMATIC S7 过程控制系统作为全厂的自动化系统硬件 平台。整个系统由2套S7400现场控制器,2台操作员站(其中一台兼工程师站组成)。PLC和上位机的通讯为100M以太网,同时鉴于部分信号为防爆信号,所以又引入S5的成熟卡件作为扩展来接入这些信号。
卸料和输送 S7 过程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系统功能:
SIMATIC STEP 7 拥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及强大而丰富的编程工具,能大大节省系统编程 组态的时间和费用。
系统的所有硬件都基于统一的硬件平台, 所有软件也都全部集成在 SIMATIC 程序管理器下, 具有同样统一的软件平台。
系统大量采用了新技术, 在网络配置上使用标准的工业以太网和 PROFIBUS 网络。
通过和 10 Mbps 工业以太网相连接,分别将信号传送至中央控制室,全厂主要运转设备的开、 停和故障信号都在中央控制室的上位机上显示。
上位机采用SIEMENS的专用SA系统WinCC作为人机接口,显示画面和操作方式均以原系统的模拟屏为蓝本,以使操作人员可立即进行操作,而无需额外的培训时间。
采用专用的S5Ex输入卡件,使须防爆处理的信号可直接接入PLC系统,而无需额外的安全栅及其机柜,这样大大节省了项目造价和工作量,并缩短了现场调试时间。
S7系统和S5系统的自如而方便的组合满足了自控领域的各种需求。
系统全部采用S7 400的高性能卡件,使组态,集成更为方便。
系统开放性强,易于连接到企业管理网,可与常见的办公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可大幅度地降低工程设计

数据采集系统只是把现场信号采集到控制计算机中,在计算机中没有回路控制功能块。只是供人机界面显示。应该说是比较简单的。再硬件结构吧上它可以分成三级,也可以是两级。分别是I/O板、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简单的可以分为I/O板和人机界面。不过,一些行业有一些特殊要求。如电厂的控制系统往往把锅炉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分开。锅炉控制采用DCS,而其他采用数据采集系统(DAS)。上也有许多厂家生产数据采集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数据采集系统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在电厂就有一些特殊要求。电厂的有一些点需要记录事件顺序。有快速中断功能(通常是2毫秒)。这样的点数量不多,大约100点左右的开关量。输入板的分辨率应该是毫秒级的。它的难点是事件顺序记录(SOE)。在输入板应该有存储历史数据的功能。当人机界面调出查看时,能把事件的时间顺序显示出来。SOE(SEQUENCE OF EVENT)有专门的厂家制造。一些专门用于电厂的DCS系统也有这样的功能。
应用比较多的数据采集系统是美国的OPTO22产品,一路一个小模块,分别有开关量(DI、DO)和模拟量(AI、AO)的小模块。共有不同电压等级等42种小模块供用户选择。使用时,把小模块装在一块大板上(即B1板、B2板),模拟量8块/块板,开关量16块/块板,B1、B2板上除这些小模块外,还有串行通讯口。再把这两种板安装在一个架子上,再把架子安装在机柜内。以CRT为基础的人机界面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安装有带MODBUS驱动软件的软件,以前用PAREGON软件,现在用的人少了,现在多用FIX、INTOUCH,人机界面就可以读取从小模块来的I/O信号,并在CRT上显示出来。在美国有20多家工厂生产这种类似的产品。它与STD总线的产品同一档次。STD总线的产品由于使用时用户的工程量太大,所以逐渐在退出市场。
在一些纯采集的系统中,OPTO产品应用较多。主要优点是维护量少。如果需要有闭环控制,在人机界面和I/O之间加类似于PC机(LC4)的控制器,在控制器中有一些功能块,可以组态各种控制策略。一般情况下,因为功能块的数量比较少,所以作为有几千个I/O点的大控制系统采用OPTO22的还比较少。
OPTO开关量的小模块应用zui多的是作为DCS开关量输入模件的隔离模块。使DCS本身免遭雷击干扰。由于制造工艺比较简单,国产的模块用户反映也很好用,但价格不到进口的一半。
九十年代初,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人提出普通微机(PC机)已经很成熟,无论是运算速度,还是内存都能满足控制要求。分前后台操作。DCS还是PLC都不需要控制器,把DCS和PLC控制器中的功能码、梯形图移植到NT操作系统的PC机内,软件移植相当困难。由微机直接与I/O板相连。因为控制算法已存在PC机内,PC机既作为人机界面,又作为控制器,有人称它们为软DCS、软PLC。美国AB公司就有软PLC。各PC机之间用以太网连接。到目前为止,应用仍然不太广泛。一些小系统有采用SOFT DCS和SOFT PLC

202202231632210850864.jpg202202231632207636284.jpg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zui为常见的是PLC和变频器的组合应用,并且产生了多种多样的PLC控制变频器的方法,其中采用RS-485通讯方式实施控制的方案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它抗*力强、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且造价低廉。但是,RS-485的通讯必须解决数据编码、求取校验和、成帧、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的奇偶校验、超时处理和出错重发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一条简单的变频器操作指令,有时要编写数十条PLC梯形图指令才能实现,编程工作量大而且繁琐,令设计者望而生畏。

    一种非常简便的三菱FX系列PLC通讯方式控制变频器的方法:它只需在PLC主机上安装一块RS-485通讯板或挂接一块RS-485通讯模块; 在PLC的面板下嵌入一块造价仅仅数百元的“功能扩展存储盒”,编写4条极其简单的PLC梯形图指令,即可实现8台变频器参数的读取、写入、各种运行的监视和控制,通讯距离可达50m或500m。这种方法非常简捷便利,极易掌握。

浅析PLC高速计数器的计数误差及有效克服计数误差的方法
 在应用PLC高速计数器时往往会碰到如下一系列问题,计数器与输入计数脉冲信号的脉冲电平不匹配。如旋转编码器、光栅尺数据输出是TTL电平,而PLC高速计数器为确保工业现场的高抗干扰性能,却要求接受的是0 - 24v传输脉冲信号、又有的编码器为了提高编码可靠性,提供A+、A-,B+、B-,Z+、Z- 对称反相的编码计数脉冲或者是提供A+、A-,B+、B-,Z+、Z- 对称反向的正弦矢量差分、差模信号,但PLC高速计数器要求接收的是单相计数脉冲。而使用者没有选择用到合适的转换接口而放弃了其中一相(编码器本因为要提高系统工业现场抗*力,而提供的双相计数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又如在应用旋转编码器、光栅尺的场合非单方向匀速运动,其运动速度是时快时慢、时动时静止、时正时反的不确定性、或者在运动速度非常低的场合,如果接口没有匹配处理好是非常容易发生计数误差的。还有脉冲距离稍长些,脉冲传输过程中会产生脉冲波形奇变。
有许多应用场合虽然计数脉冲频率不高,而忽略了PLC高速脉冲计数器对计数脉冲的前后沿口是有速率要求(脉冲形成的上升、下降沿口响应速度要陡峭),尤其是在应用线数比较高的编码器在低速运行时,由于机械运动必然产生细微斗动或者编码器前级安有变速齿轮,就很容易会引起编码脉冲前后沿口上出现锯齿口。还有长期机械运动产生机械磨损,使间隙变大也会引起编码脉冲前后沿口上出现锯齿口。
在工业现场的干扰是错综复杂的,由来自控制现场如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大电流接触器的切换、可控硅的调相干扰、电弧电脉冲、电磁波等等复杂的干扰群,那纵向和横向电磁干扰是罗列不完。
问题zui终综合反映在计数脉冲上,产生了寄生毛刺信号或寄生干扰脉冲,寄生毛刺脉冲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遏止整形。所以必然会导致PLC高速计数器的计数精度不稳定、不可靠、产生累计误差、经常会碰到偶发性的计数出错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许多部件在实验室做模拟试验时是完好无误的,而一旦到了工业现场却出现种种不正常的现象。这往往是因为忽略了系统设计的整体概念,各个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不匹配所产生的系统性干扰。它会直接影响到PLC控制精度,使得原本为了提高控制精度而设置的功能,却发挥不了本该提高精度的效果。即理论设计精度与实际得到的效果差距甚远。有时误认为PLC高速计数器质量有问题、编码器有故障、码盘线数还不够多……。且没有找到问题的真迹源头在哪里而无从着手,也没有采取有效克服措施或者没有找到有效的克服干扰的方法。
为此我们针对这些在国内电气系统、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普遍存在而又常见的有共性的技术问题,专门精心比照分析,研究了许多国外引进的大系统集成项目,自动化控制程度比较高的比较经典的控制系统时。发现有许多是常被我们设计师所忽略的细节,往往认为是“多余”的或者是认为可以“节省”开销的部件,似乎那些接口件去掉可以工作,有些部件当下去掉确实反映不出有无的变化和必要性。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白日化,比价竞争为竞标的不明智压力下。常常是会在做设计时从成本角度考虑被“精简”掉了。从而往往会形成许多国产化系统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在现场系统调试时常常卡口。在现场采取应急措施,此时所采取措施常常是不十分完善的治标不治本小仓贴。系统不耐用也就自然的了,反倒使工程日后无形的维护费用变大,似乎和前期项目投入是互不关联的两家之的事。其实质原因问题还是在自身,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我们对那些可“精简多余”接口部件进行分析研究后又在工业现场实地试验后方知,它在构成系统整体集合时存在的必要性,选好对应匹配的接口,是对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可靠**。尤其是度要求比较高的机械电气合一的数控项目中尤为重要。



http://www.absygs.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