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6ES7232-0HB22-0XA8详细说明
针对客户提出电机运转时产生啸叫声,和启动脉冲确定的问题,现明确两个概念:的启动频率和空载启动频率。
步进电机的启动频率对生产厂家来说指的是自启动频率,因为客户带上负载后,负载的大小千差万别.自启动频率指的是,按照固定的频率(不是慢慢加上去的频率)让电机启动,电机所能启动起来的*高的频率.比如说,先按120pps发,如果可以起来,再按130pps发,如果起不来,就可以再试125pps,如果可以起来,再试126pps,起不来了,那么125pps就是这个步进电机的自启动频率了.这个参数只能大概说明步进电机启动能力,带负载启动的情况会更复杂,通常都会通过编程进行加减速启动.
步进电机有一个技术参数:空载启动频率,即步进电机在空载情况下能够正常启动的脉冲频率,如果脉冲频率高于该值,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可能发生丢步或堵转。在有负载的情况下,启动频率应更低。如果要使电机达到高速转动,脉冲频率应该有加程,即启动频率较低,然后按一定加速度升到所希望的高频(电机转速从低速升到高速)。
除上述原因以外,产生啸叫声还可能是由于负载过大造成的,高速运转时电机的输出扭矩会下降,无法满足负载要求时电机发生堵转,并且啸叫声会随着频率的高低变化而变化,解决办法是降低转速或更换扭矩更大的电机。此外电机在高速运行停止后会出现短促的啸叫声,这是由对相电流进行斩波造成的,只需将步进驱动器面板上的自动半流设置为有效即可。
通常的转子为永磁体,当电流流过定子绕组时,定子绕组产生一矢量磁场。该磁场会带动转子旋转一角度,使得转子的一对磁场方向与定子的磁场方向一致。当定子的矢量磁场旋转一个角度。转子也随着该磁场转一个角度。每输入一个电脉冲,转动一个角度前进一步。它输出的角位移与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改变绕组通电的顺序,电机就会反转。所以可用控制脉冲数量、频率及电动机各相绕组的通电顺序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通常见到的各类电机,内部都是有铁芯和绕组线圈的。绕组有电阻,通电会产生损耗,损耗大小与电阻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铜损,如果电流不是标准的直流或正弦波,还会产生谐波损耗;铁心有磁滞涡流效应,在交变磁场中也会产生损耗,其大小与材料,电流,频率,电压有关,这叫铁损。铜损和铁损都会以发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影响电机的效率。步进电机一般追求定位精度和力矩输出,效率比较低,电流一般比较大,且谐波成分高,电流交变的频率也随转速而变化,因而步进电机普遍存在发热情况,且情况比一般交流电机严重。
1.步进电机应用于低速场合---每分钟转速不超过1000转,(0.9度时6666pps),*好在1000-3000pps(0.9度)间使用,可通过减速装置使其在此间工作,此时电机工作效率高,噪音低;
2.电机在较高速或大惯量负载时,一般不在工作速度起动,而采用逐渐升频提速,一电机不失步,二可以减少噪音同时可以提高停止的定位精度;
3.高精度时,应通过机械减速、提高电机速度,或采用高细分数的驱动器来解决,也可以采用5相电机,不过其整个系统的价格较贵,生产厂家少,其被淘汰的说法是外行话;
4.电机不应在振动区内工作,如若必须可通过改变电压、电流或加一些阻尼的解决;
5.电机在600pps(0.9度)以下工作,应采用小电流、大电感、低电压来驱动;
6.步进电机*好不使用整步状态,整步状态时振动大;
7.由于历史原因,只有标称为12v电压的电机使用12v外,其他电机的电压值不是驱动电压伏值 ,可根据驱动器选择驱动电压(建议:57byg采用直流24v-36v,86byg采用直流50v,110byg采用高于直流80v),当然12伏的电压除12v恒压驱动外也可以采用其他驱动, 不过要考虑温升;
8.转动惯量大的负载应选择大机座号电机;
9.应遵循先选电机后选驱动的原则。
主流的位置反馈元件包括增量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正余弦编码器,旋转变压器等。
增量式编码器的相位对齐方式
在此讨论中,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为方波信号,又可以分为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和普通的增量式编码器,普通的增量式编码器具备两相正交方波脉冲输出信号a和b,以及零位信号z;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除具备abz输出信号外,还具备互差120度的换相信号各自的每转周期数与电机转子的磁极对数一致。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的uvw电子换相信号的相位与转子磁极相位,电角度相位之间的对齐方法如下:
1.用一个直流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2.用观察编码器的u相信号和z信号; 依据操作的方便程度,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或者编码器外壳与电机外壳的相对位置;
3.一边调整,一边观察编码器u相信号跳变沿,和z信号,直到z信号稳定在高电平上(在此默认z信号的常态为低电平),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回扭转电机轴,松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z信号都能稳定在高电平上,则对齐有效。
撤掉直流电源后,验证如下:
用示波器观察编码器的u相信号和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转动电机轴,编码器的u相信号上升沿与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重合,编码器的z信号也出现在这个过零点上。
上述验证方法,也可以用作对齐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增量式编码器的u相信号的相位零点即与电机uv线反电势的相位零点对齐,由于电机的u相反电势,与uv线反电势之间相差30度,因而这样对齐后,增量式编码器的u相信号的相位零点与电机u相反电势的-30度相位点对齐,而电机电角度相位与u相反电势波形的相位一致,所以此时增量式编码器的u相信号的相位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相位的-30度点对齐。
有些伺服企业习惯于将编码器的u相信号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的零点直接对齐,为达到此目的,可以:
1.用3个阻值相等的电阻接成星型,然后将星型连接的3个电阻分别接入电机的uvw三相绕组引线;
2.以示波器观察电机u相输入与星型电阻的中点,就可以近似得到电机的u相反电势波形;依据操作的方便程度,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或者编码器外壳与电机外壳的相对位置;
3.一边调整,一边观察编码器的u相信号上升沿和电机u相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终使上升沿和过零点重合,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完成对齐。
由于普通增量式编码器不具备uvw相位信息,而z信号也只能反映一圈内的一个点位,不具备直接的相位对齐潜力,因而不作为本讨论的话题。
绝对式编码器的相位对齐方式:
绝对式编码器的相位对齐对于单圈和多圈而言,差别不大,其实都是在一圈内对齐编码器的检测相位与电机电角度的相位。早期的绝对式编码器会以单独的引脚给出单圈相位的*高位的电平,利用此电平的0和1的翻转,也可以实现编码器和电机的相位对齐,方法如下: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4.用示波器观察绝对编码器的*高计数位电平信号;
依据操作的方便程度,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或者编码器外壳与电机外壳的相对位置一边调整,一边观察*高计数位信号的跳变沿,直到跳变沿准确出现在电机轴的定向平衡位置处,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
5.来回扭转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跳变沿都能准确复现,则对齐有效。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