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之漫智控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西门子6ES7223-1BL22-0XA8安装调试
  • 西门子6ES7223-1BL22-0XA8安装调试
  • 西门子6ES7223-1BL22-0XA8安装调试

产品描述

品牌西门值+ 包装说明 全新 - 产品规格子 现场安装

西门子6ES7223-1BL22-0XA8安装调试


在控制系统中,使用PLC的模拟量控制多台变频器,由于变频器本身产生强干扰信号的特性和模拟量抗干扰能力不与数字量抗干扰能力强的特性;因此为了*大程度的变频器对模拟量的干扰,在布线和接地等方面就需要采取更加严密的措施。

一. 关于布线

1. 信号线与动力线必须分开走线

使用模拟量信号进行远程控制变频器时,为了减少模拟量受来自变频器和其它设备的干扰,请将控制变频器的信号线与强电回路(主回路及顺控回路)分开走线。距离应在30cm以上。即使在控制柜内,同样要保持这样的接线规范。该信号与变频器之间的控制回路线*长不得超过50m。

2.信号线与动力线必须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金属管道或者金属软管内部

由于水系统的两台富士变频器离控制柜较远分别为30m和20m,因此连接PLC和变频器的信号线如果不放置在金属管道内,极易受到变频器和外部设备的干扰;同时由于变频器无内置的电抗器,所以变频器的输入和输出级动力线对外部会产生极强的干扰,因此放置信号线的金属管或金属软管一直要延伸到变频器的控制端子处,以保证信号线与动力线的彻底分开。

3. 模拟量控制信号线应使用双股绞合屏蔽线,电线规格为0.5~2mm2。在接线时一定
要注意,电缆剥线要尽可能的短(5-7mm左右),同时对剥线以后的屏蔽层要用绝缘胶布包起来,以防止屏蔽线与其它设备接触引入干扰。

4. 为了提高接线的简易性和可靠性,推荐信号线上使用压线棒端子。

二. 关于接地

1. 变频器的接地应该与PLC控制回路单独接地,在不能够保证单独接地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变频器对控制器的干扰,控制回路接地可以浮空,但变频器一定要保可靠接地。在控制系统中建议将模拟量信号线的屏蔽线两端都浮空,同时由于在机组上PLC与变频器共用一个大地,因此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将PLC单独接地或者将PLC与机组地绝缘开来。


2. 变频器的接地

•400V级:C种接地(接地电阻10Ω以下)。
•接地线切勿与焊机及动力设备共用。
•接地线请按照电气设备技术基准所规定的导线线径规格。
如35KW的变频器接地线线径推荐为22 mm2,87KW的接地线线径推荐为50 mm2。
•接地线在可能范围内尽量短。由于变频器产生漏电流,与接地点距离太远则接地端子的电位不。
•使用两台以上变频器的场合,请勿将接地线形成回路。

3. 变频器与电机间的接线距离。
变频器与电机间的接线距离较长的场合,来自电缆的高次谐波漏电流,会对变频器和周边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减少变频器的干扰,需要对变频器的载波频率进行调整。

1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取代微机实现信号集选控制。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国内厂家大多选择第二种方式,其原因在于生产规模较小,自己设计和制造微机控制装置成本较高;而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本设计在用PLC控制变频调速实现电流、速度双闭环的基础上,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条件下,实现电流、速度、位移三环控制。

2 硬件电路

Q1——三相电源断路图 
    K1——电源控制接触器 
    K2——负载电机通断控制接触器

    VS——变频器 
    BU——制动单元 
    RB——能耗制动电阻 
    M——主拖动曳引电机

    2.1 主电路

    主电路由三相交流输入、变频驱动、曳引机和制动单元几部分组成。由于采用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在电梯位势负载作用下,制动时回馈的能量不能馈送回电网,为限制泵升电压,采用受控能耗制动方式。

    2.2 PLC控制电路

    选用OMRON公司C系列60P型PLC。PLC接收来自操纵盘和每层呼梯盒的召唤信号、轿厢和门系统的功能信号以及井道和变频器的状态信号,经程序判断与运算实现电梯的集选控制。PLC在输出显示和监控信号的同时,向变频器发出运行方向、启动、加/减速运行和制动停梯等信号。

    2.3 电流、速度双闭环电路

    采用YASAKWA公司的VS-616G5 CIMRG5A 4022变频器。变频器本身设有电流检测装置,由此构成电流闭环;通过和电机同轴联接的旋转编码器,产生a、b两相脉冲进入变频器,在确认方向的同时,利用脉冲计数构成速度闭环。

    2.4 位移控制电路

    电梯作为一种载人工具,在位势负载状态下,除要求外,还要求运行平稳,乘坐舒适,停靠准确。采用变频调速双环控制可基本满足要求,但和国外高性能电梯相比还需进一步改进。本设计正是基于这一想法,利用现有旋转编码器构成速度环的同时,通过变频器的PG卡输出与电机速度及电梯位移成比例的脉冲数,将其引入PLC的高速计数输入端口0000,通过累计脉冲数,经世式(1)计算出脉冲当量,由此确定电梯位置。电梯位移

    h=SI
    式中 I——累计脉冲数
    S——脉冲当量
    S = lpD / (pr) (1)

    本系统采用的减速机,其减速比l = 1/32,曳引轮直径D = 580mm,电机额定转速ned = 1450r/min,旋转编码器每转对应的脉冲数p = 1024,PG卡分频比r = 1/18,代入式(1)得 
    S = 1.0mm / 脉冲

3 程序设计

    利用变频器PG卡输出端(TA2.1)将脉冲信号引入PLC的高速计数输入端0000,构成位置反馈。高速计数器(CNT47)累加的脉冲数反映电梯的位置。高速计数器的值不断地与各信号点对应的脉冲数进行比较,由此判断电梯的运行距离、换速点、平层电和制动停车点等信号。理论上这种控制方式其平层误差可在±1个脉冲当量范围。在考虑减速机齿轮啮合间隙等机械因素情况下,电梯的平层精度可达±5mm内,大大低于国标±15mm的标准,满足电梯起制动平滑,运行平稳,平层准确的要求。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通过位置信号检测,软件实时计算以下位置信号:电梯所在楼层位置、快速换速点、中速换速点、门区信号和平层位置信号等。由此省去原来每层在井道中设置的上述信号检测装置,大大减少井道检测元件和信号连线,降。下面针对在实现集选控制基础上新增添的楼层计数、快速换速、中速换速、门区和平层信号5个子程序进行介绍。

    3.1 楼层计数

    本设计采用相对计数方式。运行前通过自学习方式,测出相应楼层高度脉冲数,对应17层电梯分别存入16个内存单元DM06 ~ DM21。

    楼层计数器(CNT46)为一双向计数器,当到达各层的楼层计数点时,根据运行方向进行加1或减1计数。

运行中,高速计数器累计值实时与楼层计数点对应的脉冲数进行比较,相等时发出楼层计数信号,上行加1,下行减1。为防止计数器在计数脉冲高电平期间重复计数,采用楼层计数信号上沿触发楼层计数器。

3.2 快速换速

    当高速计数器值与快速换速点对应的脉冲数相等时,若电梯处于快速运行且本层有选层信号,发快速换速信号。若电梯中速运行或虽快速运行但本层无选层信号,则不发换速信号。中速换速与快速换速判断方法类似,不再重复。

3.3 门区信号

    当高速计数器CNT47数值在门区所对应脉冲数范围内时,发门区信号。平层信号与区信号判断方法类似,不再重复。

 3.4 脉冲信号故障检测

    脉冲信号的准确采集和传输在本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旋转编码器和脉冲传输电路故障,设计了有无脉冲信号和错漏脉冲检测电路,通过实时检测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为脉冲计数累计误差,在基站设置复位开关,接入PLC高速计数器CNT47的复位端0001。

    3.5 快速换速工作原理

数据存储单元DM01为快速换速距离脉冲数,DM30为楼层间距脉冲数,DM31为快速换速点对应的脉冲数,DM34为高速换速比较区间下限,DM35为高速换速比较区间上限,HR01为快速换速点开始信号,1507为快速运行信号,1700为选层信号,0010为零速信号,0503为快速换速输出信号。

    以上行为例,DM31快速换速点对应的脉冲数是楼层间距DM30与快速换速举例DM01之差;DM31和DM30的值分别赋给DM34和DM35。运行时高速计数器不断累加脉冲数,每个扫描周期计数器的值与DM34~ DM35区段进行比较。当其值进入DM34与DM35区段时,HR01置位,表示进入快速换速区间;若此时有选层信号且电梯为快速运行,则发快速换速信号(0503置ON)。

4 结论

    本文所述系统基于电气集选控制原则,采用脉冲计数方法,用脉冲编码器取代井道中原有的位置检测装置,实现位移控制,用软件代替部分硬件功能,既降低系统成本,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电梯的全数字化控制。

    在实验室调试的基础上,采用上述方法,实地对两台17层电梯进行改造,经有关部门检测和近一年的实际运行表明,系统运行可靠,乘坐舒适,故障率大为降低,平层精度在±5mm以内,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202207281244519172844.jpg202202231632207636284.jpg


1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1.1系统的功能框图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温度传感器DS18B20、PIC16F877单片机、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8279、OCM4X8C液晶显示器、MODEM、ISD2560语音芯片和信号音检测模块CR6230,系统的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选用美国Microchip公司生产的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PIC16F877单片机作为控制主体,充分利用其提供的软硬件资源,可使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相对简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但由于系统中的各种功能模块较多,每个模块都需要单片机给出一定数量的控制线、数据线等来完成相应的功能,而单片机的I/O资源有限,所以必须进行I/O扩展。这里是通过由单片机的3个I/O引脚(RC1-RC3)控制译码器74LS138从而给出8个选通信号,分别选通几个74LS373和74LS245来实现对各模块的控制与通信的。 
此外,需要给单片机设计复位电路,这里采用RC复位电路,频率约为4MHz。 
1.2多路温度采集 
针对测量环境、精度和系统主机对监测点传输距离的不同要求,以及考虑元件的成本,选择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新推出的一种数字化单总线器件DS18B20。在硬件上,DS18B20与单片机的连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DS18B20的UDD接外部电源,GND接地,其I/O与单片机的I/O线相连;另一种是用寄生电源供电,此时DS18B20的UDD、GND接地,其I/O接单片机I/O。无论是内部寄生电源还是外部供电,DS18B20的I/O口线要接5K见左右的上拉电阻。DS18B20有六条控制命令,如表1所示。 
CPUCPU对DS18B20的访问流程是:先对DS18B20初始化,再进行ROM操作命令,*后才能对存储器操作和对数据操作。DS18B20每一步操作都要遵循严格的工作时序和通信协议。 
1.3信息显示 
采用OCM4X8C液晶显示模块作为输出显示。可显示汉字及图形,采用单片机8位并行连接方式,通过给定命令和显示数据完成不同界面的显示。当单片机通过译码器对连接液晶显示模块的双向锁存器74LS245使能,并且相关引脚通过单片机传送适当的电平时,给出一定的指令字。实现显示的过程是:在传送命令的状态下先选择指令集清屏,然后*在资料写入或读取时游标的移动方向及显示的移位,开显示,设定显示地址,然后进入传送数据的状态,根据要显示的内容从中文字库中找出相应的16进制代码并将其依次传给液晶显示器(此时要注意每行显示的字数限制),之后单片机就可以对液晶显示模块进行读写操作。

1.4拨号设计 
采用外置MODEM来实现拨号功能,单片机与MODEM之间采用串行通信,连接方式见图2。将电话线接入MODEM后,单片机按照RS232通信标准与MODEM相连,这里是通过MAX232芯片来实现TTL电平与RS232电平的转换,按照MODEM的工作波特率(9600bps)设置后,单片机串口发出相应AT命令可实现对MODEM的控制,同时MO-DEM在执行该命令后会返回一定的信息。返回信息对于判断MODEM是否正常工作以及电话是否拨通和被接听都有重要的作用。 




http://www.absygs.com 公司后提示信息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