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6ES7231-7PC22-0XA0产品齐全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分以下三个阶段:
( 1 ) 输入处理
程序执行前,可编程控制器的全部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读入输入映像寄存器。在程序执行中,即使输入状态变化,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容也不变。直到下一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才读入这变化。另外,输入触点从通( ON )→断( OFF )或从断( OFF )→通( ON )变化到处于确定状态止,输入滤波器还有一响应延迟时间(约 10ms )。
( 2 ) 程序处理
对应用户程序存储器所存的指令,从输入映像寄存器和其它软元件的映像寄存器中将有关软元件的通/断状态读出,从 0 步开始顺序运算,每次结果都写入有关的映像寄存器,因此,各软元件( X 除外)的映像寄存器的内容随着程序的执行在不断变化。
输出继电器的内部触点的动作由输出映像寄存器的内容决定。
( 3 )输出处理
全部指令执行完毕,将输出映象寄存器的通/断状态向输出锁存寄存器传送,成为可编程控制器的实际输出。
可编程控制器的外部输出触点对输出软元件的动作有一个响应时间,即要有一个延迟才动作。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包括两部分:自诊断及通信响应的固定过程和用户程序执行过程,如图1所示。PLC在每次执行用户程序之前,都先执行故障自诊断程序、复位、监视、定时等内部固定程序,若自诊断正常,继续向下扫描,然后PLC检查是否有与编程器、计算机等的通信请求。如果有与计算机等的通信请求,则进行相应处理。当PLC处于停止(STOP)状态时,只循环进行前两个过程。而在PLC处于运行(RUN)状态时,PLC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输入扫描、执行用户程序、输出刷新五个工作阶段循环工作。每完成一次以上五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扫描周期是PLC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型PLC的扫描周期一般为十几毫秒到几十毫秒。PLC的扫描周期长短取决于扫描速度和用户程序的长短。毫秒级的扫描时间对于一般工业设备通常是允许的,PLC对输入的短暂滞后也是允许的。但对某些I/O快速响应的设备,则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选择高速CPU,提高扫描速度;选择快速响应模块、高速计数模块以及不同的中断处理等措施减少滞后时间。对于用户来说,要提高编程能力,尽可能优化程序;而在编写大型设备的控制程序时,尽量减少程序长度,选择分支或跳步程序等,都可以减少用户程序执行时间。
(1)M法: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光电码盘输出脉冲数进行计数,并计算出转速,适用于发电机转速的高速测量。在每一次调试前,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硬件全部组态正确,网络组建好。此时,才能把程序下载进去进行软硬件的调试。然而,就是这前期的组网问题,往往能够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不管经历过多少的弯路,*终都会把项目调试完成。只不过是顺利不顺利的问题。下面就我经历过的一些小白问题,跟大家分享下。
1、模块已组态,但不可用,预设值/实际值不匹配:(插入的模块和组态的模块类型不同) 期望的型号 ,与当前型号不匹配或是 不可用。
这样的故障*为常见了。那么,很有可能的原因:(1)就是检查组态型号和实际模块型号是否一致。不过这样的原因很小,因为大家做工程都很谨慎,(2)就是硬件上有些模块没能正确连接上,导致故障出现。也会出现此类故障现象。我遇到a.西门子ET200S上的高性能直接启动器模块与底板插接处,因为接线工的,竟然把链接处的插针压弯了。表面上安装到位了。实际没有到位。这样导致ET200S故障,导致CPU也会出现上面的故障。当时,换了模块也不行,换了底板才发现插针已经损坏。b.实际安装的模块数量比软件组态中的数量模块多一个,但是多这个模块没有用,只是备用。但是,软件中的硬件组态下载到CPU中,硬件多一个模块,虽然没有接外边传感信号,但是它在ET200S接口模块上。这个故障让我很郁闷。大致一看,没有问题。都是正确的。但是,仔细检查,少组态了一个备用的模块。同样也会出现上面的故障信息。
2、针对总线没有连通,我遇到的情况跟大家分享下。
(1)ProfiNet网络不能正常连接
a、网线硬件连接就是错误的。由于接线都是接线工来操作。根据在线诊断,定位故障的子站或是分站的设备。 我都是再另外做一根长的网线,单独拉一根到出故障的设备上面,进行。直接判断出,网线的硬件接线错误。b.干扰问题所致。当时,我的网络总线布置是分站和变频器走在一路上面,星型连接。每一路上面都是ET200S子站和变频器。当时组态没有问题,但是真正运行时候,就出现网络故障。后来在网络布置上进行更改,一路上把子站放一路,把变频器放一路,这样重新布置网络,重新布线,避免了上面的问题。
(2)ProfiBus网络不能正常连接
a.设备初期运行正常,运行了半年之后,就总是出现丢站的现象。当时,以为是干扰所致,就把所有屏蔽做了和。故障仍然出现。总线电缆也是西门子原装的。后来就更改网络结构。把CPU上的DP接口放在总线的中间,终端电阻打到OFF,然后,两边再连接其他DP站。原来是CPU放在DP总线的开始端,这样经过更改之后,故障不出现了。这根通讯的据率和速率有关系导致这个故障出现。
b、DP总线一直故障,连接不上。从硬件检查,包括DP设备上拨码开关。软件参数的检查都没有问题。但是始终通讯不上。这个故障让我折腾很长时间才找出问题。当时,也是把通讯电缆和动力电缆分开布线,降低通讯速率,终端电阻检查,屏蔽接线的检查。都没有问题。
原来是DP接头安放的位置不对所致的。 我CPU下挂了机器人。机器人对CPU来说是从站,但是机器人自身有下挂了ET200L作为这个模块的主站。这样,机器人作为CPU从站,作为ET200L模块的主站。DP总线需要两个DP接头,一个是从CPU过来的,一个是从ET200L过来。都要接在机器人上安装的CP5614 A2这个通讯卡上面。同时,要保证机器人内部通讯参数配置正确,I.O驱动配置正确。以为这方面原因,折腾来折腾去的。反复配置断电重启。都不行。看终端电阻的位置也都正确。后来静心想了下,漏 一个环节,因为接线安装都是工人在操作。我一看DP接头硬件安装位置机不对,导致整个DP总线就不能通讯。后来把两个DP接头在机器人控制柜内换下位置就全部好了。
上面是我们都经常在调试前遇到小问题,只是我们做调试前,细心点,冷静点,都能把这些问题快速解决。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