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西门子6ES7221-1BH22-0XA8功能参数
系统的位速率fbit表示每单位时间传输数据位的量,即波特率fbit=1/tbit。额定的位定时由3个互不重叠的段SYNC_SEG,TSEGl和TSEG2组成,这3个时间段分别是tSYNC_SEG,tTSEGl和tTSEG2。所以,额定位周期tbit是3个时间段的和:tbit=tSYNC_SEG+tTSEGl+tTSEG2。位周期中这些段都用整数个基本时间单位来表示。该时间单位叫时间份额TQ,时间份额的持续时间是CAN系统时钟的一个周期tSCL,可从振荡器时钟周期tCLK取得。通过编程预分频因数(波特率预设值BRP)可以调整CAN系统时钟,即tSCL=BRP×2tCLK=2BPR/CLK。
对CAN位定时计算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时间段是同步跳转宽度(SJW),持续时间是tSJW。SJW段并不是位周期的一段,只是定义了在重同步事件中被增长或缩短的位周期的*大TQ数量。此外,CAN协议还允许用户*位采样模式(SAM),分别是单次采样和三次采样模式(在3个采样中选出1个)。在单次采样模式中,采样点在TESG1段的末端。而三次采样模式比单次采样多取两个采样点,它们在TSEGl段末端的,之间相差一个TQ。上面所提到的BPR,SJW,SAM,TESGl,TESG2都可由用户通过CAN控制器的内装中寄存器BTR0和BTRl来定义。设置好BTR0和BTRl后,实际传输的波特率范围为:*大=1/(tbit-tSJW),*小=1/(tbit+tSJW)。
转换装置的串口波特率,首先可对主机的接收波特率(以9600b/s为例)进行设定,并在终端发送一个特定的字符(以回车符为例),这样,主机根据接收到的字符信息就可以确定转换装置的通信波特率。回车符的ASCII值是0DH
无线硬件由无线变送器和无线网关1420构成,单个无线设备之间的可视距离可以达到228米,无线网关和上位控制系统之间有线连接,通讯方式有Modbus 485、Modbus TCP/IP及OPC。上面是罗斯蒙特提供的无线技术方案示意图,整个现场设备的改造方案*初设计九台变送器,后来由于设计方案的变动只用了五台。设备到货后,整个无线设备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完全由热控工程师完成,期间只是就相关技术问题咨询了艾默生相关技术人员。至此,我们在上海的电力系统做了第一个无线样板工程。
3 无线通讯和系统安全性
3.1 无线频率
通常使用的与过程工业相关的ISM频段有三个:900MHz、868MHz以及2.4GHz。900MHz 频率*常用于美国,868MHz频段可以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用于ISM通信,2.4GHz频段则在全球范围内适用。2.4GHz频段实际上包括了从2.4GHz到2.4835GHz区间,同时,2.4GHz频段也是Wi-Fi工作频段。智能无线技术就工作在这个频段。
3.2 无线网络可靠性与安全性
智能无线技术的一大特点是采用了自组织网状拓扑结构,而不是常见的点对点结构。点对点拓扑结构中,每一台设备直接与网关通讯,设备与网关之间的通讯路径要求完全可视,而这在现场是比较难以做到的;网状拓扑结构中,每一台无线设备都可以作为其他无线设备的中继路由,设备与网关之间无需完全可视。同时自组织特性保了网络中每个设备至少有两个通讯路径,一旦其中的一条通信路径由于某种原因被中断,网络会自动利用其它的路径进行通讯,从而确保了智能无线技术在复杂的工厂环境中依然可靠。
智能无线技术将2.4GHz频段分成16个更窄的频段,并采用跳频技术,如果在其中的一个频段检测到干扰,网络通讯将切换到另外一个频段。同时智能无线技术内置了数据加密与校验,发送设备与接受设备之间也需要身份验证,数据的访问也需要相应的权限才能进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无线现场设备完全由电池供电,这得益于对现场设备进行的低功耗改造,使得无线装置可以在现场连续工作数年而不用更换电池。其次,其采用的电池包含多项专利,具有本安、防短路等多项特性,可以在危险环境中随意更换而无需采取特殊安全措施。
3、ISODA模块在远程控制工业烤箱上的应用
工业烤箱应用广泛,在电工、电子、仪表、材料、半导体等生产企业对非易燃易爆物进行干燥、烘培及其热处理试验;可用于学校、、食品、化工等单位对非易燃易爆物进行干燥、、烘培及其热处理等试验;特别适用于LED、LCD石英晶体电容、电阻等要求高恒精度和可靠性产品的过程烘干和老化。适用于烘烤有化学性气体及食品加工行业的欲烘烤物品、基板应力的去除、油墨的固化、漆膜等等的精密烘烤、烘干、回火、预热、定型、加工等。
工业烤箱由角钢、薄钢板构成,另外箱体加强,外表面复漆,外壳与内胆之间用硅酸铝纤维充填,形成可靠的保温层。工业烤箱采用电热丝加热,外加温控器控制烤箱内的温度。外部输入0-5VDC模拟电压信号到温控器,温控器根据输入的信号来控制工业烤箱的温度。由于工业烤箱距离控制中心的PLC有500多米,直接用PLC的AO模块输出0-5VDC传输到温控器后,信号出现了比较大的衰减,影响控制的精度,所以采用ISODAO4-485模块来实现信号的数字化远传。将ISODAO4-485模块安装在温控器附近,ISODAO4-485模块的模拟量输出接口连接到温控器的0-5VDC输入端,PLC的RS-485接口通过屏蔽电缆来连接到ISODAO4-485模块的RS-485接口。
PLC和ISODAO4-485模块的通讯采用MODBUSRTU通讯协议。ISODAO4-485模块出厂的设置是:通讯协议指令集规定的ASCII协议,通讯的地址为01,波特率为9600bps。通讯的波特率和地址不用修改,通讯协议要修改为MODBUSRTU通讯协议,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设置模块为MODBUSRTU通讯协议。1,将CONFIG引脚(第8脚)和GND引脚(第7脚)短接。2,正确连接电源线和通讯接口线。3,接通电源,模块自动进入缺省状态,通讯地址为00,波特率为9600。4,等待1分钟,模块初始化。5,发送命令$00P1(cr),检查应答,如果为!00(cr)则设置成功。6,关闭电源,断开CONFIG引脚和GND引脚之间的连接。完成以上步骤后,模块已经成功设置为ModbusRTU通讯协议方式,直接接入PLC即可。
ISODAO4-485模块寄存器40001的数据为通道0的当前输出值,寄存器40002的数据为通道1的当前输出值。以寄存器的40001为例,其值为16进制数0x0FFF时,ISODAO4-485模块通道0输出5VDC的电压信号,其值为16进制数0x07FF时,ISODAO4-485模块通道0输出2.5VDC的电压信号,其值为16进制数0x0000时,ISODAO4-485模块通道0输出0VDC的电压信号。PLC通过改变ISODAO4-485模块寄存器内数据大小来达到改变模拟信号输出的目的。
无线硬件由无线变送器和无线网关1420构成,单个无线设备之间的可视距离可以达到228米,无线网关和上位控制系统之间有线连接,通讯方式有Modbus 485、Modbus TCP/IP及OPC。上面是罗斯蒙特提供的无线技术方案示意图,整个现场设备的改造方案*初设计九台变送器,后来由于设计方案的变动只用了五台。设备到货后,整个无线设备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完全由热控工程师完成,期间只是就相关技术问题咨询了艾默生相关技术人员。至此,我们在上海的电力系统做了第一个无线样板工程。
3 无线通讯和系统安全性
3.1 无线频率
通常使用的与过程工业相关的ISM频段有三个:900MHz、868MHz以及2.4GHz。900MHz 频率*常用于美国,868MHz频段可以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用于ISM通信,2.4GHz频段则在全球范围内适用。2.4GHz频段实际上包括了从2.4GHz到2.4835GHz区间,同时,2.4GHz频段也是Wi-Fi工作频段。智能无线技术就工作在这个频段。
3.2 无线网络可靠性与安全性
智能无线技术的一大特点是采用了自组织网状拓扑结构,而不是常见的点对点结构。点对点拓扑结构中,每一台设备直接与网关通讯,设备与网关之间的通讯路径要求完全可视,而这在现场是比较难以做到的;网状拓扑结构中,每一台无线设备都可以作为其他无线设备的中继路由,设备与网关之间无需完全可视。同时自组织特性保了网络中每个设备至少有两个通讯路径,一旦其中的一条通信路径由于某种原因被中断,网络会自动利用其它的路径进行通讯,从而确保了智能无线技术在复杂的工厂环境中依然可靠。
智能无线技术将2.4GHz频段分成16个更窄的频段,并采用跳频技术,如果在其中的一个频段检测到干扰,网络通讯将切换到另外一个频段。同时智能无线技术内置了数据加密与校验,发送设备与接受设备之间也需要身份验证,数据的访问也需要相应的权限才能进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无线现场设备完全由电池供电,这得益于对现场设备进行的低功耗改造,使得无线装置可以在现场连续工作数年而不用更换电池。其次,其采用的电池包含多项专利,具有本安、防短路等多项特性,可以在危险环境中随意更换而无需采取特殊安全措施。
4 实施方案
4.1 厂家自身系统的连接
智能无线网络由无线变送器和1420无线网关构成。在完成简单的配置和现场设备安装后,1420网关接通24VDC电源,变送器装上电池,整个无线网络就可以自动上线。
2.4 关键技术
该软件主要是实现对PROFIBUS报文进行提取,实现在线采集PROFIBUS-DP报文数据,从数据链路层角度对各种报文进行分析,完成各种类型报文的显示,完成对报文种类、服务类型、地址、数据长度及数据单元等信息的提取显示,并对诊断报文、参数化报文及组态报文等的数据单元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总线性能的各种参数及故障原因,将分析过的数据存储进数据库,存入临时缓冲区,根据需要将分析过的报文信息存入数据库,实现历史查询。
如何实现报文帧的是本软件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PROFIBUS报文格式有很多种,而且包括数据长度不固定的可变报文。虽然各种报文都具有固定的报头、报尾,但是存在的问题是报头报尾并不是特定的字符,有可能和报文中数据单元内容一样,所以这里利用报头报尾进行报文的提取是不可行的。作者在这里利用各种报文帧前的同步字符进行报文提取,也就是说,在每个完整报文帧传输之前,其都有一个不小于33bit的同步时间,在报文帧中间是没有任何间隔的,利用这一同步时间,在VC++中利用超时函数,对报文帧进行了完整地提取。
另外,由于通信数据量很大,速度较快,这里采用了bbbbbbS多线程技术。一个线程为监视线程,监视串口通讯,一个为数据处理主线程,另外一个为定时刷新数据库线程。当监视线程监视到串口中有数据到达时,就触发一个消息通知数据处理主线程,数据处理主线程就去串口缓冲区中取出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定时器线程定时刷新数据库显示,以实现实时显示功能。
作者在程序编写的过程中,出现数据库不能实时刷新的情况,后来发现问题出在bbbbbbS的WM_TIMER定时器上,由于该定时器消息优先级较低,可能造成WM_TIMER消息的丢失,所以不能实现数据库的实时刷新。解决的方法是采用bbbbbbS的多媒体定时器。在使用多媒体定时器的过程中,定时间隔的选取又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定时间隔选取太小,将会耗费大量的CPU内存,造成系统“死机”, 定时间隔选取太大,又不能完成“实时”显示功能。这里又涉及到PROFIBUS总线信息循环时间的问题,总线信息循环时间与总线传输的波特率、从站的数量、I/O数据的数量、从站需要的延迟时间以及主站的空闲时间等有关。作者通过了大量的计算和多次实验调试,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定时器间隔。
2.5 显示界面
该PROFIBUS-DP报文分析软件的程序界面包括主界面、串口配置界面、报文过滤界面、报文查询界面、数据库存储界面以及历史查询界面等。
PROFIBUS-DP分析诊断软件的运行主界面如图6,窗口左上部分“当前profibus报文”组框内存放*近采集到的PROFIBUS-DP报文信息,并可通过工具栏上的记录移动按钮滚动察看记录;右上方“信息面板”是用来显示所有查看报文的详细信息。窗口下半部分以网格形式显示PROFIBUS-DP历史信息。
若需要打开串口,开始接收PROFIBUS报文信息,则可选择“命令”菜单下的“开始接收”项;若需停止接收PROFIBUS报文信息,则可选择“命令”菜单下的“停止接收”项;若需要配置串口参数,则可选择“命令”菜单下的“串口配置”项,此时将弹出“串口配置对话框”,若需当前所有记录,可选择“记录”菜单下的“所有记录项”命令,如果需要分类查看各种报文,可以选择“查看”命令菜单下的“报文查询”,此时将弹出“报文查询对话框”,可根据需要进行报文分类查看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