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6ES7253-1AA22-0XA0库存现货
2.2通信网络
由于在分散控制系统中广泛采用了多处理机的结构,所以处理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变得极其重要。
现场总线技术作为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它适应了工业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Profitbus是唯一的全集成H1(过程)和H2(工厂自动化)现场总线解决方案,是一种不依赖于厂家的开发式现场总线标准,它可广泛应用于制造加工、过程和自动化领域。在该监控系统中,现场级3个PLC站之间利用Profitbus进行数据通信,实现了纸板生产线状态数据的采集和控制信号的传递。
Ethernet以太网*初是由Xeroex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种连网传输方法,后来由Xeroex、数字设备公司(DEC)和Inbbb改进。这种灵活的技术可以运行在各种网络介质上,并在合理的开销下提供很好的容量。到目前为止,以太网是用于局域网的*流行的逻辑拓扑结构。在该监控系统中,控制级操作站之间和管理级终端机之间采用Ethernet进行数据通信。实现了各操作站间的相互冗余备用以及管理数据的存取。
DCS各级之间的通信一直以来是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技术热点之一。该系统采用VIPA公司PC-CPU 288L自带的Ethernet端口很好的解决了现场级到控制级之间的通信问题。实现了现场实时数据向上输送和控制级信号的向下传递。由于控制级和管理级同时采用Ethernet,因此它们之间直接用集线器(HUB)相连,进行相互通信。
该监控系统中,将以太网(Ethernet)与现场总线相结合实现了PLC站之间、操作站之间、管理终端之间以及现场级、控制级、管理级之间的数据通信。
3 软件设计
现场级V200 CPU站采用了快速可预测实时内核,其周期性工作的时间稳定性(Jitter-Time)可达2微秒(300MHZ CPU)。PLC和硬件模块及现场总线的数据交换均在实时任务中进行,保证了这类数据交换在操作系统中的延时不超过几个微秒。控制任务作为实时任务执行,其*短工作周期可达0.01毫秒。
PLC监控程序采用图形化组态工具ControlChart编制,该工具是一种基于IEC1131-3流程图形语言的开发式控制软件,符合工业标准。工程师在控制级操作站上即可利用现成模块进行自由组合、在线观察和调试,极大地缩短了控制系统的调试时间。瓦楞纸板流水线的控制任务主要进行线上各机组运行速度协调。速度调节中粘合机作为主机,过胶机、修边机、横切机和堆叠机与主机同步运行。
ZJL、DJL、DDCL和SJCL分别对应纸浆量(瓦楞机)、堆积量、订单产量和实际产量,根据以上量的测量数值对粘合机和瓦楞机速度进行相应的调节。
在控制级和管理级软件基于bbbbbbS NT平台,采用易学易用的Visual Basic6.0进行编程,其中采用ActiveX、OPC、TCP/IP等国际通用技术和标准,用户可以极方便的与其他软件系统进行自由通讯和进行功能扩展。控制级操作站检测画面主要有总操作图、瓦楞机监测图、粘合机检测图、过胶机监测图、修边机监测图和横切机监测图。管理级终端包括订单管理画面和出货管理画面等。
4系统功能
监控系统功能分
4.1工况显示
在控制级的操作站以及管理级的终端机中显示现场采集来的生产线状态数据,主要包括:生产中的纸板品种,尺寸规格;现时各机组生产速度、电机电流;瓦楞机原纸堆积量;粘合机出纸量、各段温度;现时的实切张数,订单的总张数,还欠实际张数;成品,不良产品的数量(不良品人工输入)原纸剩余长度等。显示方式包括数字、柱状图和趋势图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速度、电流、温度、堆积量等过限报警。
4.2生产操作
根据现场的信号,软件可以自动对生产线进行相应的控制,主要有:
(1)正常情况下,以粘合机作为主机进行全线单一速度的控制,其它机组能根据自身的工艺要求适应性的同步加速或同步减速。
(2)自动侦测瓦楞机纸板堆积量并能自动调节相应机组的生产速度,当堆积量超过上限时,自动增大粘合机以及其它相关机组的速度。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对生产线进行紧急减速。
(3)根据管理人员输入的产品规格,在订单执行初期自动调节修边机、横切截的线,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自动调整。
(4)由订单的总张数和尺寸,自动运算出所需生产的总米数,各主要机台便能因自身的实际机组距离,生产出相应长度的楞纸。
同时软件设置了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工作人员可以在手动方式下根据情况对生产线进行相应的控制。
4.3订单管理
订单管理是在生产操作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其主要功能有:
(1)管理人员可以在办公室终端机输入当日之订单,包括接单日期,订单号,客户类别,纸质,纸宽,交货日期等数据。根据纸质,纸宽打印各月份接单统计表。
(2)根据订单所要求的纸质,交货日期以及生产线状态,监控程序可以自动执行新订单。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情况,手动让系统执行新订单。
(3)实时记录订单的完成情况,根据订单完成情况,定期打印订单生产情况报表。
同时在数据库服务器中设置了用户权限,因此可保证定单数据的安全。
4.4出货管理
出货管理主要将已安排生产的订单以挑选方式排出作为出货定单。管理人员输入出货单之运费价格、车号、装车时间、装货规格品种、数量等,并列出当日或当日货运明细表。同时包括单的输入、更正和删除等。
5结束语
嘉隆瓦楞纸板生产线DCS采用3级结构,采用Ethernet与现场总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大量采用冗余技术,实践表明,该系统开放性和容错能力高,系统重新定义容易,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好。采用以实时内核为基础的系统软件,进行系统的功能定义和采制算法程序的编写,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好。
利用伺服驱动器上的第二编码器接口来实现多轴速度跟随和同步,同步结构如图2中虚线部分所示。
实际上,印刷机的同步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各印版轴转速的同步,另一方面是印刷套印同步控制,即通过光电扫描器检测印刷码刻线的实际位置,并与理论位置进行比较,输出脉冲信号(正转或反转)给执行机构(改造前是步进电机)进行位置调整,它构成了同步控制的外环。
采用伺服控制器在速度方式下对印版电机进行控制.仅能获得很好的动态特性。但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各电机伺服驱动器特性上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因而长期运行过程中必然有累积误差,而上述外环控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内部速度环主管各轴速度的同步,要求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各种扰动给内部速度环带来的误差可以通过外环控制加以弥补,外部位置环保证了稳定性和套印精度,如图3所示。
本改造方案保留了原系统中套印控制的信号检测、处理和发送环节,只把作为执行机构的步进电机改成交流伺服电机。因此,如何将以前发给步进电机的脉冲信号转为控制交流伺服电机的信号是要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现在的设想是通过调试原有套印系统的操作参数(实际上也是PID参数)以及交流伺服控制器上的PlD参数,来解决这一问题。
5.3套印原理
在多色印刷中,一般采用改变印版滚筒的转动角度以达到调整印刷位置的目的,其闭环控制原理如图4所示。
根据旋转编码器原理可知,其线数越多,即印版每转一周所产生的脉冲数越多,位置精度越高。定印版周长为500mm,编码器的线数为500线,则500mm对应500个脉冲,1mm对应1个脉冲,20mm对应20个脉冲.
实际印刷位置的检测是通过光电扫描器把到的色标信号转化为电脉冲,这些电脉冲与旋转编码器产生的脉冲串同时被送到套印系统计算机。各色组色标之间的距离给定值为20mm,即两颜色套准时,两色标之间的距离是20mm,对应于编码器脉冲数为20个脉冲。如图5所示,色标1与色标2两脉冲触发时间段中计数为18个脉冲,如以印色1为基准,则说明印色2的印版轴转速太快,为使其速度减慢,纠正位置偏差,应使伺服电机反转相当于2个脉冲的角度;设色标2与色标3两脉冲触发时间段脉冲数为23个脉冲,以印色2为基准,则说明印色3的印版轴转速太慢,为使其速度加快,纠正位置偏差,应使伺服电机正转相当于3个脉冲的角度以偏差。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