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列管式换热器(tubular exchanger)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广的一种换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所需材质 ,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制作。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一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
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较早发展起来的型式,设计资料和数据比较完善,目前在许多国家中已有系列化标准。列管式换热器在换热效率,紧凑性和金属消耗量等方面不及其他新型换热器,但是它具有结构牢固,适应性大 ,材料范围广泛等独特优点,因而在各种换热器的竞争发展中得以继续应用下去。目前仍是化工、石油和石油化工中换热器的主要类型,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仍占优势。例如在炼油厂中作为加热或冷却用的换热器、蒸馏操作中蒸馏釜(或再沸器)和冷凝器、化工厂中蒸发设备的加热室等,大都采用列管式换热器。
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壳程,哪一种流体流经管程,下列各点可供参考(以固定管板式为例)。
(1)不清洁和易结垢的流体易走管内,因为管内清洗比较方便。
(2)腐蚀性的流体易走管内,以免管子和壳体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压强高的流体易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金属消耗量。
(4)饱和蒸汽易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汽较洁净,它对清洗无要求。
(5)有毒流体易走管内,使泄露机会较少。
(6)被冷却的流体易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7)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易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量的不断改变。在低Re值(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若两流体的温差较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者易走管间,因壁面温度与α大的流体温度相近,可以减少热应力。
流体流速的选择
增加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速,将加大对流换热系数,减少污垢在管子表面上沉积的可能性,即降低了污垢热阻,使传热系数增大,动力消耗就增多。所以适宜的流速要通过经济衡算才能确定。
此外,在选择流速时,还要考虑结构上的要求。例如,选择高的流速,使管子数目减少,对一定的换热面积,不得不采用较长的管子或增加程数。管子太长不易清洗,且一般管长都有一定的标准;单程变成多程使平均温度降下来。这些也是选择流速时应考虑的问题。
确定设计方案的原则
1.满足工艺和操作的要求:设计出的流程和设备首先要保证质量,操作稳定,这就必须配置必要的阀门和计量仪表等,并在确定方案时,考虑到各种流体的流量,温度和压强变化时采取什么措施来调节,而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检修应方便。
2.满足经济上的要求:在确定某些操作指标和选定设备型式以及仪表配置时,要有经济核算的观点,既能满足工艺和操作要求,又使施工建简便,材料来源容易,造价低廉。如过有废热可以利用,要尽量节省热能,充分利用,或者采取适当的措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保证安全:在工艺流程和操作中若有爆炸,燃烧、中毒、烫伤等危险性,就要考虑必要的安全措施。又如设备的材料强度的验算,除按规定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外,还应考虑防止由于设备中压力突然升高或者造成真空而需要装置安全阀等。以上所提的都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要的。
列管式加热器和换热器是一个概念吗?有区别吗?
列管式加热器其实是换热器的一种,它是使用换热管实现换热介质的分离,使用折流板使换热效率更高,通常用于两种液体的换热。